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瀋陽李總的皺紋與「無國界工程師」

(本文有中英文版,For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letter, please click  the link "Letters to Engineers (English Version)" located at the top banner)


給工程師的十二封信 【之四】


各位工程師朋友:


我認識李總已在十二年前,那時他剛從瀋陽市自來水總公司總工程師的崗位退休下來,我們外資投資的水廠聘請他當總經理。一位典型的東北回民,高大黝黑,在不喝酒時說話不多,一發現問題時卻搶先上前,不辭勞苦,永不言倦。一臉皺紋,更顯得他雙目炯炯有神。


多年後,我受一位耶穌會神父所託,往廣東開平為一間由港人捐資興建的農村學校解決飲用水短缺的問題。李總當時雖己再次退休,但他知悉此事後,便二話不說地帶同兩位工程師從瀋陽跑到開平,安排施工隊在學校周圍打了幾口試驗井,找到水源後在兩星期内便接好水管,結束了幾百師生多年來光靠操場旁邊的一口劣質老井燒飯解渴、殘害健康的長期困擾。


從開平農村的學童爭看新水井啓用時的笑臉,想到今次四川那九千多所在地震一剎那頹然塌下的校舍下埋著的孩子。按照中國建設部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準,成都至北川一帶的建築物必須能抵禦七度烈度的地震; 而根據2004年頒佈的最新標準,教育建築中只有人數較多的幼兒園與小學屬於乙類,較一般標準高一度,即達到抗震設防烈度八度的要求,但其他的大部分學校卻仍只歸入丙類,令我們不禁要問此標準是否得馬上檢討。今次地震在農村和偏遠縣鎮造成大傷亡,一方面是由於震央地區的烈度已超出設計標準的承受極限,另一方面亦反映工程師的每一項設計、每一次簽字驗收都是對無數人生死攸關的重大承諾。


僥倖逃過大難的孩子,社會有責任讓他們好好活下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盡快重新上學,在學習與群體生活中慢慢治癒心靈創傷。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新建的學校必須要達到重新修訂的防震標準,尤其在貧窮落後的地區。因此一班熱心工程師正積極籌備在本港成立人道組織「無國界工程師」,讓能夠出力的義務工程師和專業人士,聯同苗圃行動等機構參與重建農村學校,並支援其他組織的人道工作


證諸過去一週的熱烈回應,我深信本港工程師可利用專業知識,開拓人道工作的新一頁。「無國界工程師」籌委會正考慮目標:一) 建立人道工程師和專業人員名冊;二) 人道組織就救災及重建工作提供工程及技術支;三) 支援貧困地區滅貧發展工作;四) 提升工程界對救災和對貧困地區支援發展的能力。


在天災面前,人力何等渺小;但是,路還得走下去我們能否多走一步,讓更多同胞免於苦難?


我記得第一次到訪陽李總家裏時,他向我展示一幀在五十年代獲頒發「全國勞動模範」榮譽時與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合照的珍貴相片,所以歷任瀋陽市長對他尊敬有加。他在兩年前因急病辭世,否則,會是第一位致電給我報名加入「無國界工程師」的人吧?那深深刻在他臉上的皺紋,已見證了工程師鍥而不捨的人道精神。


黎廣德  工程師


2008520



(圖)右四戴帽者為李總,與我及多位中國工程師合攝於2000年。


 



1 則留言:

  1. 何鍾泰做左咁耐,多年也不見得有何建樹,七十歲也應退休了,是時候換人做了。
    [版主回覆05/24/2008 23:22:00]Dear Message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It's important that engineers have choices.
    Albert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