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感恩與謙卑:一人一票的魔力

(原文刋於2008327日蘋果日報)


上週,率領公民黨一行十多人到台灣觀選。投票站於下午四時關閉前十分鐘,看見一對中年夫婦推著坐在輪椅上鼻孔插著喉管的母親趕進站內投票。一小時後,我站在馬英九競選總部前的人叢中,幕上已顯示馬蕭陣營領先二十萬票,擠在我左邊的年輕夫婦熱淚盈眶,右邊的老太太邊搖旗邊擦眼。誰在行使魔法,讓這些普通不過的台灣老百姓熱血沸騰


58:42緊箍咒


5842得票率,是當選者與敗選者未來四年的緊箍咒。「從感恩出發、從謙卑起」,是馬英九勝選集會的大標題。另一邊廂,謝長廷在落敗演說中也要求黨人「謙卑、反省」。不分黨派,政治領袖必須謙卑面對人民的抉擇,只有一個原因:每位公民手中的一人一選票。這說明了台灣人民為何如此珍惜手上的一票,為何二十五萬海外台胞不惜千里迢迢趕回家投票。


一票可以凝聚民心有人說選民情緒化,容易受「奧步」陰招影響,殊不知選舉過程中的激辯正好讓選民思考甚麼是自己所想所要。國民黨今次大勝,是掌握了民心所向,明白人民希望「要清廉,不要貪腐;要繁榮,不要蕭條;要安定,不要內鬥;要和諧,不要撕裂;要和平,不要戰爭」。


一票可以激發創意。公平選舉迫使競爭者拿出真功夫,把最好的方案呈現在選民面前。馬英九花了十天,騎單車從南到北走了675公里,另花了四個月在全台 long stay 下鄉行程,總共在67位民眾的家中度過69個夜晚,舉行了763場活動,包括了156場座談會,激發出新思維。如他的青年政策政綱就提出了「青年創業滅飛計劃」幫助年青人創業「青春寄居蟹計劃」協助大專生解決住宿問題。


一票可以制衡政府。每位公民手中的一票都是他與政府訂立的契約 做唔好就炒你,是「人民老闆」的最佳體現。今次台灣通過了民主發展過程中最艱難的「兩次政黨輪替考驗」,確立了人民通過公開民主選舉當家作主的體制,是防範政府濫權腐敗、侵蝕人民自由的最有力保證。


親疏有別阻礙發展


對照香港,「謙卑」從來不是政府的施政風格,上週高等法院判決政府在灣仔填海司法覆核中敗訴,源於政府認為「臨時」填海毋須諮詢公眾,是政府因蔑視市民阻礙發展的最新例證。香港喪失了無數的發展機遇,是因為曾特首「親疏有別」的主導思想,抹殺了一切前瞻性建議。小圈子選舉種下的認受性危機,更使決策官員難以擺脫NIMTOO (Not In My Term Of Office) 「等我退休再諗」的自保心態,不惜濫用行政權宜而犧牲制度


沒有公平選舉便沒有公平發展,保皇派從今起已經不能再聲稱台灣推行普選的「反面教材」。香港普選還能再等嗎?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結伴成長、得道多助


我是香港大學一九八零年代的畢業生,先後完成了工程學士和城市研究碩士的課程。畢業二十多年,我深深體會到在過去約四分之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像我這樣出身清貧的大學生,全仗一個慷慨的香港社會,才獲得了最寶貴的上進機會。作為受益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致力回饋社會,是理所當然的。


二零零五年是我屆港大同窗的畢業銀禧紀念,按照港大傳統,每年慶祝畢業銀禧的校友都會捐款予母校,並多以指定用途的方式,或為母校增添設備,或為特定項目提供經費等。承蒙同學推舉,我當了1980屆銀禧紀念籌委會的主席。就在這個時候,本港的社福機構披露了令人既驚愕又擔憂的現象 ─ 香港經濟繁榮的背後,竟有四分之一 (超過二十萬人) 的兒童和青少年,生活在貧窮線下,既缺乏參與課外活動和社會認知的機會,也欠缺與外界的接觸;如果情况持續下去,香港社會將出現跨代貧窮的現象。試想一大批資質無缺的青少年,因成長時的不足而喪失了許多個人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會是多麼可惜的事,會是多麽重大的社會損失!有感於此,我決定一反港大傳統,利用那次畢業銀禧紀念的機會,號召校友,一致「向外」,發起一個鼓勵港大校友面向社群,回饋社會,扶掖缺乏發展資源的年青一代的計劃,並取名為「結伴成長計劃」(The Growing Partners Project)


在一眾「心中仍有一團火」的同窗的支持下,「結伴成長計劃」由構思、籌款、宣傳、策劃、招募以致落實,在幾個月內順利完成。我們將所籌得的一百三十多萬元捐款,全數委託香港小童群益會,為計劃提供專業社工、統籌工作和運作基地,並以九龍東的中學為試點,全面開展了這個為期三年,以三百對港大校友 (我們稱為「藍朋」) 和區內清貧家庭的青少年 (我們稱為「青友」) 互相結伴為服務對象的計劃。其目標是透過跨世代、跨背景的交往和分享,拓闊青少年的生活視野,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和做人處事的技巧,協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轉瞬間,由2005年暑假至今,計劃已經走過了兩年多的歲月,在本年底便圓滿 (而且超額) 完成任務。每次看到參加過計劃的青友們,由害羞、內向的初中生,變成成熟自信、積極主動的高中生,心中總有說不出的欣慰。雖然不敢說他們的轉變完全是拜「結伴成長計劃」所賜,但卻深深令我體會到青少年如果在關鍵的成長期,得到成年人以身作則的感召,與他們一起分享和分擔人生歷程的喜怒哀樂,就可以發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積極作用。想到當年一念之舉,竟然獲得幾百位素未謀面的港大校友熱誠支持,以一己的無私奉獻和無盡愛心,令「結伴成長計劃」開花結果,足以証明在物質掛帥的香港,當仁不讓者大有人在,也說明了吾道不孤,這不是很叫人興奮嗎?


感謝當年一眾出錢出力促成這個計劃的八零同窗們,感激幕後一眾不斷完善計劃的督導委員會義務成員和專業社工團隊,也為那一大群關懷弱勢社群、身體力行為香港社會栽培明日棟樑的校友喝彩!


(後記「結伴成長計劃」可以說是得道多助,在計劃本來要功成身退的時候,再次獲得有心團體的支持和響應,撥款予以持續發展。下一步是向有天水圍進發,希望我們在九龍東的成功經驗能夠再次派上用場,為該區的青少年帶來一些不一樣的社會服務。)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選擇改變, 選擇希望

大選和平結束, 台灣人勇敢地選擇了改變, 為自己及孩子迎來希望與機遇, 實在叫人喝采 當選的馬英九警惕自己要感恩與謙卑, 敗選的謝長廷請大家原諒並繼續熱愛台灣, 兩人兩黨都顯出應有的文明與風度 -- 台灣已告別落後, 脫胎換骨, 真正實踐了民主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台南台北觀戰




今早率團一行台灣觀,是公民黨創黨以來最大的外訪團。我們先飛台南再掃上台北多角度全面睇,相信會是很有趣的經驗記得年四月,在龍應台教授安排下一眾港大校友到台北出席馬英九演講會;按照「龍應台基金會」慣例,會上先播放一段紀錄片,講述一個祖籍湖南台灣人陪臨終八十歲老父回鄉見失散親人最後一面,面感人; 祖籍湖南小馬哥可能感同身受,演講時忍灑下男兒淚當時大選熱身賽剛開始,小馬哥大陸關係時非常謹慎,跟今天充滿自信主攻型戰術大不相同。


今次觀,首要任務恐怕確保黨友不要給熾熱大選氣氛過度感染,通宵不回酒店! 至於今次選情,最大變數並非會轉彎的子彈,而大選西藏局勢牽連,就算小馬哥日前高調批評大陸處理西藏手段,民進黨都會死放。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港珠澳大橋如何突破困局

(刊於2008318日《信報》專業眼專欄)


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上月底在廣州召開第八次會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會後宣布,三地政府就融資安排達成了共識。由於目前大橋主體成本已高達四百億元,因此三地政府同意提供財政上的補貼,港方負責50.2%,粵方為35.1%,澳門則為14.7%,具體金額則視乎招標結果而定。


儘管整條大橋由構思至現在落實己經研究多年,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在廿五個工程可行性報告的專題中,已完成了廿一個,但鄭汝樺拒絕透露預期補貼金額、投資回報率、汽車流量、收費標準等等,無端令「共識方案」諱莫如深,以致不少本港及內地的專家學者紛紛提出質疑。


應馬上解決根本問題


從三地政府公佈的零星資料看來,大橋項目能否順利上馬,落成後能否符合公眾利益而不會變成中看不中用的超級西隧翻版,還要解決兩個根本盾:


一、融資方式與項目效益錯配


若按照黃華華的介紹,大橋主體投資總共422億元,預計投資方36.5年收回成本,再加上三地政府各自出資幾十億至百多億興建配套工程,這個項目上馬的理據不在於財務效益,而只能在於社會經濟效益。事實上,對於商業投資者而言,任何超過十年回本期的項目,除非有超乎項目以外的隱性利益,否則難言吸引。


現在政府建議採用「建造-營運-移交」的BOT模式,雖然在基建投資經常使用,但這種方式的設計原意是基於三個前提:一、政府欠缺資金或融資成本過高;二、發展商願意承擔市場風險;三、社會大眾願意接受因為市場變化(車流量改變)而引起的價格波動(過橋費調整)。


目前政府為財政盈餘過多而煩惱,首項前提並不成立。關於第二項,發展商清楚知道將來車流量的多寡取決於三地政府對跨境車輛的發牌政策,因此會要求某種形式的車流量保證,從而抵消了市場風險。至於第三項,就是「西隧現象」─ 營運商寧願加價而不顧使用量偏低的取態,已經使市民怨聲載道。若果政府為了吸引商界,不惜大量用公帑補貼和提供車流量或車費保證以引入BOT模式,只會落得利益輸送之嫌,更為未來的特區政府埋下計時炸彈。


二、環境承載量超出極限


空氣污染是香港的頭號環境問題。港府深知,一旦容許使用低質燃油(含硫量高於香港數十倍)和排放標準較差的珠海車輛大量進入市區,必定使路邊空氣污染持續超標。其實,就算規定過境車輛過橋後馬上停泊,採用停車轉乘措施,也會加劇東涌的空氣污染,未必能通過策略性環境影響評估。反過來看,環境承載量的極限制約了政府放寬跨境車輛使用大橋的空間,從而削弱了大橋的經濟和財務效益。


項目升格尋求突破


為了加快發展,三地政府必須開拓新模式,把大橋項目升格為一個策略性綜合建設項目,從以下四方面尋求突破:


其一: 既然大橋項目已經定位為一個社會經濟效益項目,由政府全額出資是最少枝節的做法。具體方式可以由三地政府按照商定的補貼比例出資,成立項目投資建設合營公司。原來準備由發展商投標出資的部份,可以由三地政府按比例向項目公司提供融資擔保,甚至由港府全額提供貸款。項目的建設和營運則可以參照香港慣用的DBO(設計-建造-營運)模式,發揮私營部門的效率,不會侵蝕公共政策的完整性。


其二: 三地政府應為省、港、澳汽車排放標準一體化訂立明確目標,務求在大橋落成時三地車輛都已經採用統一嚴格的排放標準和潔淨燃料。此舉不但可以使大橋避免因空氣污染的制約而降低效益,更可以藉此加快珠三角改善空氣污染的步伐,有助爭取公眾支持。


其三: 為了配合將來跨境車輛進入市區,港府加強境內交通管理,包括加速落實繁忙區域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以控制路邊空氣污染水平,保障市民健康。


其四: 作為公益性項目,三地政府均有責任增加項目透明度,例如公開已經完成的廿一份可行性報告,讓市民確認項目效益後才使用公帑投資。若果能就此建立一套三地市民均可公開參與的跨境項目評審制度,將會有助於未來其他跨境建設項目,及產生跨境污染的項目的順利開展。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本月發表的十一屆人大會議工作報告中強調:「更加重視提高發展質量,更加重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注重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港府能否承這種思維,突破困局,把港珠澳大橋項目轉化為讓香港健康發展的契機?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大埔林村河整治工程 ─ 與環保團體合作的突破


我在上週三(三月十二日)出席了一個負責「大埔林村河整治工程」的工程顧問公司召開的會議。這次會議邀請了主要的環保團體代表出席,包括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長春社,綠色力量,嘉道里農場及大埔環保協會。


由於林村河是香港少數污染度低、生態價值高的河流,大家都很關心這個渠務署工程對林村河生態的影響。很幸運,負責監管這個工程的茂盛顧問公司陳啟遠高級工程師非常重視社區意見,邀請了承建商向環保團體詳細解釋工程細節。


經過多方討論後,大家建議成立一個由顧問公司牽頭,環保團體與承建商代表共同參與的一個「可持續諮詢小組」(Sustainability Advisory Panel),不但讓環保團體代表社會大眾監察工程影響,更可以利用環保團體的專業知識提高項目質量。


上週三的首次會議已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環保團體代表就三個「熱點」議題提出了建議:減低非法傾倒泥頭的風險,捕捉遷移稀有品種「香港蠑螈」的辦法,與及沿岸種植原生植物的品種選擇方法。


我在三年前曾經代表香港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參加了一個由地鐵公司組織、香港大學牽頭,有關昂坪360項目的「可持續諮詢小組」。若果林村河工程也能在未來三年半施工期內成立「可持續諮詢小組」(Sustainability Advisory Panel) ,將可以為其他渠務署工程以至政府基建工程樹立典範。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古蹟熱潮成發展新寵

(刊於 信報 專業眼 專欄,2008年3月11日,第13頁)


上月底參加了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的啟動典禮,四百位嘉賓衣香鬢影的場面,讓我回想起兩年前站在同一個配水庫上,卻截然不同的場景。


當時負責設計新校園的建築師滿臉憂戚,在我和另一位長春社理事熊永達的堅持下,邀請了水務署工程師一起到工地研究如何能把配水庫旁的一幢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濾水廠保留下來。由於地形狹窄陡峭,保留這座屬於三級歷史建築物的濾水廠必須在技術上創新,在山洞內重置一座配水庫。同時水務署亦要修訂一些技術標準,港大校方更要拿出決心,改動新校園的空間佈局,一切都得大費周張。


結果在大半年後,經過多番研究,港大宣佈與水務署達成協議,既解決了配水庫重置的技術挑戰,更將濾水廠和另外兩座同屬歷史建築的職員宿舍一併保留,成為百周年校園的新地標。


港大和水務署攜手創新


事實勝於雄辯:文化保育足以成為激發創意,推動發展的新動力。薄扶林濾水廠將會成為全港第一個「工業古蹟」,是香港大學、水務署和工程界引以為傲的成就。


帶動發展的古蹟熱潮正陸續漫。不久前政府宣佈與景賢里業主達成雙方案,把這座中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列作古蹟保留,亦讓業主在旁邊的一斜坡地上發展物業。儘管這是一個遲來了四年的決定(若果政府在長春社四年前作出呼籲時出手,雙贏的發展可提前出現,景賢里毋須破壞),卻引證了一項事實:敢於講真話的專業人士是政策進步的動力,否則社會只會損失一個又一個的發展契機。


往前看,政府卻未有全面汲取景賢里的教訓。政府今次的換地安排只是利用行政手段以個案方式處理,卻沒有為類似的情況制定一套有規可循的政策。政府更明確表示「由於過程亦頗為費時」,不準備修改法例,更不準備引入交換發展權的機制。換句話說,估計為數近千、擁有潛在古蹟物業的私人業主,無法知悉政府會否干預自已的物業發展,何時干預,在干預時會否補償,如何補償等等。


行政代替法規存隱憂


由於政府寧用行政措施的權宜取代政策法規的穩定,行政權力大膨脹。結果是業權人需要倚賴關係或輿論壓力(例如景賢里)才能與政府達成較佳協議,市場無法透明運作,更易成為滋生金權交易的溫床。這是保育政策的一大漏洞。


殷鑑不遠,就在發展局宣佈與景賢里達成協議的同一天,政府令人詫異地宣佈撤消薄扶林道128號大宅Jesseville的暫定古蹟評級,倚賴的理據卻是一份前後盾,未經獨立專家審核的評估報告。由於現時發展局局長兼任古物事務監督,她的決定究竟是完全基於不偏不倚的古蹟專家報告,還是滲入了諸多關乎行政方便、土地利益、業主「議價能力」等考慮?這實在無法讓公眾釋疑。


事實上,在Jesseville旁邊正好有一斜坡官地,情況與景賢里相似,為甚麼兩者的待遇卻大相逕庭?在沒有統一政策的情況下,誰能確保兩土地的業主都獲得同等公平的待遇?很明顯,現時發展局局長與古物監督兩者身份存在難以調和的角色衝突,是一大體制漏洞。


角色衝突成為漏洞


古蹟帶動發展的熱潮並非一帆風順。根據紀錄,最少有五十四幢已評定為一至三級的歷史建築已被拆毀。從馬會提出準備拆毀中區警署內的F倉,大張旗鼓興建近二百米高建築的設計看來,好大喜功衝昏頭腦,忘記「發展與古蹟雙」原則的風險確實時刻存在。發展局提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七幢建築,在未有按照國際準則全面完成文化價值評估前便進行招標,使有意參與的非政府組織無法提出足以充份彰顯歷史價值的設計。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確實使人憂心。


可喜的是,從港大濾水廠、景賢里、灣仔藍屋等原先受忽略,最後卻成功地利用古蹟保育帶動發展的事例看來,香港還是有許多社區和專業人士具備豐富的創意與技術,應付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但這些經驗能否推廣,還得有賴決策者的識見。


在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的啟動典禮上,一位負責接待的同學對我說:「我對校方保留了三幢古蹟感到非常自豪,卻對拆毀了天星和皇后碼頭感到非常痛心,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從今起向港大借鏡。」當天有五位在港大畢業的局長主持典禮,見證了母校樹立文化保育為百年傳統。這位同學的願望能夠成真嗎?


2008年3月8日 星期六

出席公共專業聯盟《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導賞團

《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是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及香港設計師協會主辦,由深圳市規劃局協辦。是次展覽場地為中區警署建築群。中區警署建築群集警署、法庭及監獄於一身,蘊藏一段悠長而多層次、可追溯至開埠時期的歷史,因此中區警署一向是文化保育政策討論的重點。我今天和「公共專業聯盟」的會員及朋友安排了導賞團,參觀是項展覽。

作為建築、設計與規劃的項目,這是香港本地一個具野心的大型展覽,呈現本地及外地創意產業界大師的作品。國際級大師的參與為本地的創意族群帶來新衝擊,亦提升公眾人士對前衛建築及規劃的眼界。舉辦單位盼是次活動能有效地帶動深港兩地,以至珠三角及大中華地區的文化交流。</

以下是該項活動的一些照片: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財政預算案的「發展」意識

(刊於 2008年 3月 3日《信報》專業眼)


「每次大家討論財政預算時都只談派糖、減稅,我們對未來的憂慮卻從來無人關心,這怎能我們的興趣?」上週財政司公佈預算前,出席了一個電台節目,一位剛畢業的工程師這樣對我說。這位年青人語氣溫和,卻一語道破玄機:評價預算案的好壞不能只憑一時掌聲,必須細看它有多少前瞻性的發展意識。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結語時強調要「勇於面對」眼前的現實和挑戰,「敢於希望」未來的理想和成就。在這些豪言壯語的背後,究竟曾司長是否已經認清挑戰,為所有香港人創造發展新機遇?


曾司長在預算案中列舉了兩項中長期挑戰:一是全球化及區內經濟冒起,二是人口老化。曾司長將全球化的挑戰解讀為經濟競爭和人才競爭,擔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被削弱。這些憂慮固然理,但曾司長既然把「社會承擔」作為他的「公共財政信念」,卻為甚麼沒有看到全球化對市民生活的切身影響:貧富兩極化和「M型社會」的趨勢?


全球化下的「M型社會」


香港的堅尼系數0.533,在國際上「名列前茅」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更令人憂慮的是向上的社會流動性減慢,就連不少年輕專業人士,也感受到工資偏低、工時過長、就業前景不穩之困,打擊了他們向上奮進的意志。預算案是否應該把日甚一日的「M型社會」挑戰列作發展議題?


長壽頤年是人類社會古以來追求的目標,人口平均壽命增長是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標」之一。但曾司長沒有為香港祝壽,他看到的「長壽圖」是生產力下降,醫療、福利、社會保障費用大增。他提出的「可持續性」是指政府庫房在數十年後有多少錢非為社會辛勞一生的長者能否可持續地提高生活質素。


本來財政司審慎理財是天經地義的責任,但很不幸,這個公共理財的「可持續性」論述卻建基於兩項未經深入討論、未有社會共識的前設命題:


一、在全球化、人口高齡化和貧富兩極化的新格局下,甚麼才是切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共開支水平? 過去沿用公共開支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百份之二十的比例是否還適用於今天和將來?


二、甚麼才是政府財政儲備的合適水平? 政府現今的累積盈餘已大大超出上任財政司表示應該相等於十二個月政府開支的水平。何以超額盈餘用之於民? 把盈餘積壓在庫房會否增加道德風險,使政府抵受不了特殊利益的誘惑而作出不顧效益的投資甚至輸送?


若果社會共識認同上述兩項參數可以有所鬆動,政府在收支兩方面都可以不必墨守成規,公共理財的「可持續性」便應該為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服務,而非硬繃繃地利用一套未能言之成理的「財政紀律」,犧牲市民的福祉。新任財政司竟然避上述兩個至關重要的課題,是今次預算案的一大敗筆。


市民的福祉「可持續」


另一項令人異的遺漏是預算案仍然漠視環境質素惡化的問題。事實上,在一項針對商界領袖的調查中,最多人認同把財政盈餘用於環境保。就連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上月發表的報告,也對政府一而再的冷漠感到不耐煩因此催促政府加大力度對付空氣污染,即使全面推行最進取的四十多項措施,亦只在未來幾年投資約500億元。偏偏環保投資卻是今次預算案中著墨最少的一環,對於氣候變化的回應更是隻字未提。若果曾司長不是對市民的聲音患上「聽寫障礙症」,便應該細細品味胡錦濤主席鼓吹的「科學發展觀」的真義。


這些大趨勢的挑戰其實是環環相扣:經濟一體化-人才競爭-人口高齡化-貧富兩極化-環境劣質化。但只要理為何發展、為誰發展的命題,種種挑戰都可以帶來新機遇。例如:「責任競爭力」─ 提升供應鏈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建立香港品牌,制訂新界發展策略以促進地區就業,修訂政府採購政策以推動善待家庭措施和循環經濟,改善環境質素吸引人才,落實電子道路收費以減低路邊空氣污染,設立氣候變化基金以協助珠三角落實應變策略。凡此種種均需要創意與承擔,也是判定一個預算案是否具備發展意識的指標。


那位向我訴說苦惱的年青工程師表示,他可以接受公司引入外來人才,也願意努力不斷進修,但過長的工時、不穩定的合同制、政府因沒有發展遠見而拖延的工程都打擊了他成家立的信心。若財政司只關心數字上的增長與政治權宜的需要,卻無視數字背的市民辛酸,一時的民望又怎能掩蓋斷送發展機會的隱憂?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公共專業聯盟新春電影欣賞晚會

我以公共專業聯盟主席的名義,出席了聯盟的電影晚會。在晚會中我們也為聯盟的「高清香港」專業計劃進行籌款。公共專業聯盟將會發起一系列本地社區的建設和發展行動,讓各界專業人士以其專業知識和資源去強化社區力量,讓社區人士有能力自行改善生活環境和更有效地管理社區事務。


晚會非常熱鬧,有超過200人入場觀賞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影片但願人長久導演朱家宏也特別到場分享影片意念。





以下是我在晚會前的歡迎辭:



以下是介紹「高清香港」專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