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出人意表的突圍「工程」

(本文收錄在 吳靄儀、陳伯添編 有得揀 你至係老闆 一書內,香港, 博益出版社. 20075, 56-59)


在眾多界別的選委選舉中,工程界是事前最多人看淡,事後最多人驚訝的界別。


事實上,整個民主派在工程界的競選工程,不過是短短兩個多月的籌備過程。


在開始組班的階段,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週五的黃昏,相約一位從來不談政治的工程師校友在港大見面。當我陳述了民主派今次參與選委選舉的利害之後,滿以為這位一向謹慎的校友會婉言相拒。然而在數分鐘的沉默之後,我卻聽到一個「置個人風險於度外,為民主堅定上路」的答覆!由於這位校友是私人機構的合約工程師,職業風險特別大,他的堅定信念令我深受感動。


一輪游說之後,最後由八位工程師合力組成了「選舉工程連線」。本來還有多幾位曾經表示考慮加入,但最終沒有成事。最有趣的是其中一位原本是自由黨黨員,但卻認同我們的理念,最後被自由黨高層勸阻而不能不退出。


在正式報名參選的頭一週,黨友Christine Tanya 同時兼任我們的競選代理人。但大家都被繁瑣無比、模棱兩可的選舉條例嚇怕,結果我最後只能忍痛割愛,請Tanya 退下火線,專注她個人的参選活動,免得偶一不慎時拖累她辛苦得來的大律師執照 。


很多人稱讚「選舉工程連線」的標誌設計、網頁及印刷品極具專業水平,這當然是拜我們的競選經理Christine 和網頁專家Freeman 所賜。我們八位工程師清一色男子漢,卻被不眠不休、在廣告界拼搏多年的「俠女」Christine ,往往指揮得暈頭轉向。


工程師的長處是分析細緻、組織力強、鍥而不捨,在這次選舉工程中可以說是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於這是民主派第一次在工程界參選,我們事前完全沒有選民資料;但在群策群力下,短短三個星期內合共取得四千多個電郵地址,超過全數七千多選民的一半。此後一個月的競選期,我們就是利用四次電郵,兩次直接郵遞與選民聯絡,加上永不言倦地四出拜訪,發放「選舉工程連線」只為公益、不求私利和敢於求變的信息,成為今次勝負的關鍵。


在為時兩個月從組班到選戰的過程中,「連線」的團隊最少每週聚會兩至三次,經常需要下班後邊吃邊談。為了激勵士氣,有饞嘴成員說:「大家要狠狠地吃一頓呵!」,但卻招來另一位成員抗議,並引用毛主席的教導嚴正指出:「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成為了我們今次選擧過程中一次小小的「內部路線鬥爭」!


1210投票日本應是最緊張的一天,但是由於選舉規例的荒謬,使我們無從接近投票站,反而變成最清閒的一天。投票日後的凌晨,大家好整以暇,到會展觀看點票過程。工程界的點票結果,最終在11日早上7時多完成,「選舉工程連線」大獲全勝,八位成員全部高票當選。我當時雖然難掩興奮,但內心卻預感到這是一條新戰線的開端 --- 它不僅是特首選舉角力的序幕,更是如何凝聚專業界別求變力量的一場持久戰。


漫漫長路,總會令並肩上路的好友背上或多或少的個人風險。一念及此,在激昂中難免帶點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