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潛行舊區的真假「促進者」

為時兩年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接近尾聲,正好碰上民怨沖天,要求政府回應樓價飆升和房屋政策失效的問題。特首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難以迴避「市建局角色」這燙手山芋。


在月前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總結階段工作坊及立法會公聽會上,民間團體、業主及租客對市建局的憤懣不但沒有隨「檢討」而消減,反而因過程中民間聲音被「河蟹」,更多團體正部署下一步抗爭行動。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近日向傳媒放風,示意把市建局從「發展商」轉型為「促進者」(enabler),與公共專業聯盟去年提出的建議一致【註】。根據往績,政府慣用的策略是對新理念的名詞採取「拿來主義」,對新理念的內涵則陽奉陰違,例如「可持續發展」和「持份者參與」等概念,到了政府手上便被偷換變質。


提防偷換「促進者」概念


什是「促進者」? 若根據政府最近發表的總結文件,只不過是市建局添加的一個「諮詢顧問」角色:即當舊樓業主希望自行重建時,市建局的專業人員會提供收費的諮詢服務,與市場上的工程或測量顧問公司無異。果真如此,何需多一家市建局與商業機構競爭?它又何以解決舊樓業主自行重建時的種種棘手問題,例如要說服大部分業主共同參與,向不願擔負風險的業主提供「離隊」選項,替租客辦好賠償安置,籌措建築期融資等等?


顯而易見,「促進者」不應是一個被動的顧問,它必須敢於運用公共資源和專業知識,積極發掘問題和尋找答案。


以馬頭圍道項目為例,若市建局真要成為促進者,首要任務是進行社會影響評估,然後為項目設計不同規模的發展方案和一套成立「重建合作社」的法律文件,提交給受影響的舊樓業主,使之清楚自己一旦參與了重建計劃,選擇不同方案時,本身的權利、義務、預期收益和財務風險有多大,是否有樓換樓、舖換舖或轉售股權支取現金的選項,「重建合作社」如何向銀行或市建局取得建築貸款,房協或房委會如何幫助安置租客和協助業主在重建期棲身,對年老業主能否同時提供逆按揭等等。促進者了解居民意願後,再調整方案,以便最終取得所有或大部分業主的同意,成立「重建合作社」,由促進者負責項目管理,至重建完成為止。


為何須要進行如此細緻的工作,兼且動用公共資源,來完成重建項目?


重建項目內復建居屋


只要看看政府在檢討過程中發表的研究報告,便明白市建局現行倚賴私人發展商合作重建的角色,不但激發「官商勾結」的民怨,更出現愈來愈多的後遺症:包括舊區豪宅化、摧社區網絡、賠償未足原區置業、原業主無法分享重建成果、過度增加市區密度、交通網絡不勝負荷等。


故此,市建局變身促進者是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如此一來,市建局從一開始便能夠以「環境優先、公益先行、全面兼顧、社區支援」為原則進行規劃,讓業主直接參股和主導重建。對業主來說,取得促進者支援的條件,便是要接納在項目中注入公眾利益元素。只要市建局不進行收購參股,便可在居民眼中避免利益衝突或利潤掛帥的嫌疑,成為名副其實,以公眾利益為全盤考慮的公營機構。


社會在這些重建項目投入公共資源的得益,除了可以避免出現類似尖沙咀「名鑄」的「起到盡、賺到盡」項目,更可在項目內貫徹社會政策。例如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便是在重建項目內興建居屋。此舉不但可以解決物業市場失效、地產商實質上拒建呎價低於五千元的單位的矛盾,更由於居屋與重建前的社區環境較接近,較易設計「樓換樓、舖換舖」方案,有助原業主、商戶和居民返回居住營生,保留社區網絡及本土經濟。無論是馬頭圍道或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都有條件引入居屋發展。


嘉咸街項目急須叫停


隨角色轉變,市建局的財政模式也須相應調整。過去兩年,可能是發展局眼見市建局累積太多盈餘,硬把一些與舊區重建沾不上邊的項目,也塞到市建局這個小金庫手裏。例如中環街市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古蹟保育項目,卻在未經公眾諮詢,也未經古物諮詢委員會同意下,要市建局接手。這種藥石亂投的「保育」新招,既未顧及市建局架構內欠缺文化保育專才之弊,更加重了它的財政支出。因此,市建局重新定位時,應把這一類項目交給專責古蹟保育的機構,把舊區活化的職責還給區議會,減少與舊區重建更新無關的開支。


市建局進行策略性調整,不應是年復一年的「檢討」和紙上談兵的「定位」。當務之急是把現有項目的流弊馬上掃除,例如H18嘉咸街項目,從中西區關注組到香港規劃師學會和建築師學會等,一直高調叫停。特首理應拒絕簽署放在面前的收地申請,指示市建局按照新思維新角色修訂方案。今年初H19永利街項目,因為民情轉變,發展局把焦點由重建改為保育,為何嘉咸街項目非得一意孤行,加深對立?


名不正則言不順,市建局應正名為「市區更新局」,在舊區重建和復修兩個範疇做好真正促進者角色,始能化解潛藏市區的社會矛盾。


[刊於《信報》2010年9月17日]


註 見公共專業聯盟 在2009年12月發表的《居民主導.成果共享—市區更新策略研究報告》 (全文 請登入以下網頁瀏覽: http://www.procommons.org.hk/for-the-people-by-the-people-research-report-on-the-urban-regeneration-strategy?lang=zh ) 及2010年7月發表的《市區更新策略補充方案》(全文 請登入以下網頁瀏覽: http://www.procommons.org.hk/supplementary-proposal-on-the-proposed-urban-renewal-strategy?lang=zh)。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黎廣德﹕南區補選的政治震波

[更正聲明] 在本文的第一段,司馬文應為『香港史上民主派第一位歐裔區議員』,另一位較早的意大利裔區議員為羅友聖,多年來為太古城西選區服務,於2007年敗於民主黨的趙家賢,謹此更正。


港島薄扶林區議會補選,司馬文勝劉應東,成為香港史上第一位歐裔區議員。過去一周的評論大多眼於政黨之間的得失,反而忽略了這次選舉最重要的目標:公眾利益是否得以彰顯?民主制度的實踐是進步還是倒退?


選舉的意義,是讓選民體現自由意志,從政黨互相競爭的政治主張中,選出符合自己未來期盼的代議人。特別在區議會選舉中,選民投下的一票,不單是代表他相信哪位候選人能為社區忠誠服務,更表達了自己渴望依循一套什麼樣的價值,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社區。


體現民主實踐的意義,必須落實一套文明選舉的遊戲規則,這是維護公眾利益的首要步驟。這一步需要兩方面配合:遊戲主持人不偏不倚,遊戲參與者遵守規則;而前者較後者更為重要,因為主持人若能秉公辦理,違規者自然佔不了便宜,就算佔了便宜也會受譴責和被追究。


細看薄扶林補選的事件簿,的確有三大疑團,令人擔心特區政府作為選舉主持人的公正性,正在逐步褪色。



政府部門選前發功


薄扶林區近月來最大的社區議題,是原本渠務署設置在數碼港旁邊的一個臨時卸泥口,是否應該讓運輸局接力使用,供港鐵興建南港島線時,把數十萬噸泥頭從海洋公園旁的南風道地盤,運送十多公里到薄扶林,造成更多污染和交通安全風險。參選雙方各自提出不同方案,多月來一直游說政府部門,為居民爭取最大利益。本來,政府部門只須秉公辦理,按照科學論證,一於「政黨盲」:凡是有利社區兼切實可行的建議當從善如流,凡是行不通的建議則向居民詳加解釋,便是盡了善治之責,更不會妨礙選舉主持人的中立角色。


怪事就在投票前夕發生:當天星期六傍晚,運輸局突然發表聲明,指控公民黨派發的一份單張「資料不正確」(註一)。事實上,這些資料涉及雙方對於卸泥口使用年期和佔用範圍的不同估算(由於南港島線項目尚未通過環評報告和取得立法會撥款,連政府也不能確定動工日期),並非什麼客觀數據(註二)。即使政府堅持自己的評估較有把握,部門官員大可以在例行會議上向居民解釋他們估算的依據,毋須急於在投票前夕向傳媒發出書面聲明。難道刻意安排各大報章在星期日刊登這份聲明,較官員親身向薄扶林居民解釋更有效?


也是在投票前一天的星期六早上,在沙宣道口的迴旋處旁,有匯賢智庫的助選人員聲稱被推撞倒地,報警求助。警方到場後要求司馬文到警署,在他的律師還未抵達警署,並且當值警員還未為司馬文一方的證人錄口供前,便急不及待將司馬文拘捕和要求現金保釋。結果當天下午和晚間的電視新聞,充斥「司馬文涉嫌襲擊被拘捕」的信息。


警方固然擁有拘捕疑犯的權力,但在選舉前夕的敏感時刻,若果只聽取單方面的指證便將一位候選人「拘捕」(而非如張文光早前被指控非禮一案中,採取一般慣用的「帶署調查」做法),是否會使警方淪為干預選舉的工具?這又是否會誘使一些立心不良的候選人,將來把「奧步」視為常規,大肆引述警方消息作選舉宣傳,而令警方的公正聲譽受損?



第三勢力明目張膽


第三件怪事發生在選舉當天,一群極力閃避攝影鏡頭的染髮青年,乘坐七人專車抵達域多利道,高舉「司馬文打人」的橫額「遊行」,更特意在雙方助選團面前走過。當時在場的葉劉淑儀高喊「我唔識呢人」,而警員一直袖手旁觀。究竟這些帶有明顯誹謗性標語的人士,是否屬於任何政團?若果是與雙方助選團無關的第三者,他們是自發還是受人指使?對這種明目張膽意圖擾亂公平選舉的做法,政府是否有責任追查到底?否則將來選舉中不斷發生過激行動,甚至出現「第三勢力」,影響選情而又能逍遙法外,選舉的公正性便盪然無存。


我們寧願相信,上述怪事與曾在政府擔任高職的葉劉淑儀無關。正是為了還匯賢智庫清白和重建公眾信心,特首和立法會有必要徹查,並制訂防患未然之策。在一場形勢緊湊的選舉,一段誤導消息和一句出位標語,已足以倒轉戰果,扭曲選民的自由意志。


文明選舉是民主發展的基石,並非為一黨一派之私而設。若果政府不能掃除「政府部門選擇性發功」、「投票前夕候選人被捕」、「第三勢力出位擾亂」這些怪現象,未來兩年的區議會、選委會和立法會選舉,便會輕易淪為國際笑柄。薄扶林區補選,不僅移動了泛民與建制派的政治版圖,過程中爆發的政治震波,更使質地脆弱的民主基石,隱隱然出現了令人憂心的裂痕。


註一:見公民黨 2010年9月1日『「臨時卸泥口」隨時變永久』單張(http://www.civicparty.hk/


註二:見2010年9月4日「運輸及房屋局聲明:鋼線灣卸泥區」(http://www.thb.gov.hk/


作者是公民黨副主席


[原刊 《明報》 2010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