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陳茂波死結配合梁振英 Plan B



陳茂波死結配合梁振英 Plan B



黎廣德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特首梁振英以特區政府的管治續航力作賭注,力撑發展局長陳茂波留任現職。發展局的職責牽連極廣,在民心背向之際,民生問題勢必演變為動搖管治根基的政治爭議。即以梁班子上任一年以來所累積的「政績」而論,陳茂波至少有四個難以解套的死結。

陳茂波留任的四大死結

死結一:新區發展

除了爭議極大的新界東北新市鎮,還有落馬洲河套區、東涌填海、洪水橋新市鎮、元朗南棕土利用和南丫島索罟灣的發展項目,按照計劃均須在未來兩年內定案,否則梁振英對中長期土地供應的承諾只會淪為「假大空」。政府諮詢公眾的原意是化解地區與公眾利益的衝突(用公帑賠償多少才合理) 、原居民與非原居民的角力(誰應「優先」滅村) 、中環價值與永續發展的對立(保育農地與中華白海豚變成主流) 、從權貴至中產與基層之間的資源分配(開發高球場、公私營房屋比例) 等種種矛盾,為發展方案建立共識。

即使諮詢主事人能夠守正不阿,可以取信於民,但要服眾也不容易,何況主事人如今反成為爭議的磨心,試問如何能締造共識?

死結二:市區重建

發展局成立的「地區平台」,已在今年上半年就九龍城五街十三街和土瓜灣一帶完成重建諮詢,估計受影響的居民和商户達四萬人以上,其中有過千户劏房和天台屋居民正面臨迫遷之苦,怨氣瀕臨爆發邊緣而發展局卻袖手旁觀。與此同時,民間智庫提出了微調啓德規劃以容納多三萬人並協助重建戶原區安置,陳茂波懾於民政事務局的反對而不敢正面支持。可以預期,九龍城重建快將成為「新界東北市區版」。

死結三:城規衝突

陳茂波去年提出了三十多項城規申請,將社區用地改劃作住宅用地;長策會進一步建議在公共屋邨興建「插針樓」,都是把政府建屋目標刻意與社區環境質素對立的高風險動作。以九龍塘前李惠利學院地皮改劃作豪宅用地為例,已經引發了二萬五千個市民入紙城規會反對,由於城規會在法律上無權剝奪市民出席發言的權利,陳茂波又不甘低頭讓步,結果聆訊日期一再拖延,變相浪費土地資源,成為議而不決的惡例。

死結四:中港矛盾

梁振英上台後修訂中環海濱規劃圖,硬要把原定間歇使用的軍事碼頭改劃為永久軍事用地並交給解放軍管轄,因而觸發了二萬名市民反對。在今天「佔中」與「反佔中」的對立日益升溫的政治形勢下,當城規會展開聆訊時,一場規劃爭議很容易演變為香港人與解放軍之間的矛盾。今天,市民己質疑陳茂波是因應「深港融合」而犧牲本土規劃,屆時若由他岀手干預,只會火上加油,令本土意識從土地使用權燃燒至一國兩制的城邦治權之爭。

文革臨港  有跡可尋

陳茂波解不開死結,會造成火燒連環船的「串燒效應」:從土地房屋、到環境保育、仇富心理、族群衝突、以至民權治權一路燒下去,發展停滯不在話下,民怨一路累積,在時序上這個「發展懸崖」與爭取真普選的「政制懸崖」很可能在明年二合為一。

儘管梁振英剛愎自用,他不可能不明白「串燒效應」的風險。更危險的發展是梁振英或許察覺自己「成事不足」,光靠政績不可能連任,因此暗地裏參照毛澤東文革時期「越亂越好、亂中奪權」的策略作為他延續政治生命的Plan
B(
與坊間的傳聞相反,他的 B計劃是為了令自己留任而非讓中央換人)

觀乎梁振英在半年前改劃中環軍事用地,在兩個月前公開宣稱「佔中不可能和平」,隨後縱容「愛字頭」組織到處煽風點火,以至他在上週放寬警察參加「政治集會」的定義,並批評市民濫用警方的忍讓態度,助長前線警員萌生一種因「被迫害」而「不甘示弱」的心態,令警民衝突風險大增,都是他調整策略的蛛絲馬跡。陳茂波似是一枚棋子,縱使他的留任加劇亂局,但對梁氏的整體部署卻有益無損。



































「亂中求勝」的思維十分符合梁振英的性格,他可能不惜引導北京誤判「佔中」形勢,把中央政府玩弄於股掌之上,一如去年特首競選時採用的策略。香港人夾在發展與政制「雙懸崖」和梁振英的B計劃之間,宜先作最壞打算,敵亂我不亂,再在夾縫中闖出新天。

[原刊於"信報", 2013年8月15]




環境班子切勿一錯再錯



環境班子切勿一錯再錯





黎廣德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環境保護是特首梁振英競選政綱的賣點,去年他委任負責環境政策的班子,也曾經給人有心有朝氣的印象。但最近垃圾堆填區政府闖關失敗,令人擔心很多百廢待舉的環保死結,能否在未來四年的餘下任期內理出頭緒?



政策推行貴乎天時、地利、人和。以固體廢物政策為例,去年底新班子找來專家學者開了兩次閉門工作坊,某些官員雄心勃勃,誓必要三管齊下:全面擴建堆填區、興建焚化爐和源頭減廢。從長遠看這似乎是理所當然,但當時筆者提出異議,認為以梁振英政府的政治能量,在三項中能完成一項已是萬幸,而首選必屬垃圾徵費無疑,因為這是催生配套設施和啟動回收再造業的鎖鑰。有技術官僚即場反對,堅持說沒有Plan B,非三管齊下不可。如今事實擺在眼前,盲動冒進的結果不單是一事無成,更令政府元氣大傷。



汲取教訓  擺脫梁振英作風



要了解環境局失敗的底因其實不難。從天時看,未有為源頭減廢作出大動作便硬銷堆填區是時序錯亂,自廢道德光環;從地利看,當初以為把三個堆填區綑綁上馬會更易過關,是低估了將軍澳民怨炸彈的殺傷力;從人和看,誤判梁振英在建制派中的箍票能力,以至連林鄭月娥也飽受鄉事派和工聯會揶揄之時,要修補裂痕已經太遲。



但壞事未嘗不可變好事,關鍵在於環境班子能否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擺脫梁振英政府剛愎自用、心存僥倖的作風。



第一條教訓是政策優次必須鮮明,不僅要看得到,更要有行動支持。



現今市民已認定梁振英沒有誠信,因此政府的承諾一文不值。無論「資源循環藍圖」說得如何漂亮,除非用行動證明,沒有人會當真。既然社會一致贊同政府做好源頭減廢,環境局應趁勢推出有力措施,以垃圾徵費為核心,輔以各種資源回收的配套設施,提前實施。



在堆填區爭議聲中林鄭月娥同意成立基金,支援回收再造業,這是不能錯過的契機。這項基金實應變成政府常規開支,用於建立一套「資源全回收資助計劃」,把現在「假回收、真堆填」的大部份膠樽、玻璃樽、輪胎、廚餘、電池、廢木材、飲料紙包盒、紙杯等等,納入統一資助計劃,只要回收商提交證明有關物料已經於本地回收再造並在市場出售後,便可以取得定額補貼。政府毋須插手甄選回收商的應用技術或再造產品,只要對出示單據和物料流程有嚴謹驗證,便應讓自由市場發揮力量,容許百花齊放,令回收再造業多元發展。補貼金額宜寬不宜緊,讓回收再造商多賺一點不是罪過,既可吸引更多人入行投資,最終提高了拾荒婆婆的收入,難道有人會上街抗議?



第二條教訓是政策選項必須有開誠布公的科學依據,不能因政治權宜而堆砌數字。



以塑膠回收率為例,環保署一直明白數字有水份,由於香港對「回收物料」的定義比內地更寬鬆,因此成為「洋垃圾第一收容港」,不僅加重堆填區負荷,更浪費和污染不少新界土地。既然此事在傳媒曝光,環境局理應順水推舟,公開要求其他政策局配合,大幅收緊廢料入口政策,不再畏首畏尾。



對於垃圾徵費,大家必須關注主事官員會否以害怕擾民為藉口,實則是為了少做少錯,扭曲政策原意,例如只以商業垃圾試行或以整楝大厦計費而非每户按垃圾棄置量收費,減廢成效均會大打折扣。若果因此而令市民對源頭減廢失去信心,便會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催毀整套資源循環藍圖。



對於環境班子來說,今天是最壞的時光,也是最好的時光。繼續以擴建三個堆填區先行,捆綁硬闖,無疑政治自殺。當今致勝之道在於如何身處梁振英政府之中而又與梁振英切割,從而贏取市民信任,這才是政治藝術的最高境界。



 



[原刊於"明", 2013年8月5日] 


九龍城重建 重蹈新界東北覆轍



九龍城重建  重蹈新界東北覆轍



黎廣德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陳茂波的囤地醜聞鬧得滿城風雨,影響所及遠不止新界東北新市鎮,還有不少地產商正準備悶聲發大財的市區肥肉 - 九龍城重建項目的潛藏利益,估計會陸續浮面。但在地產利益爭奪戰的背後,由九龍城至土瓜灣一帶的居民和商户,早已開始承受鮮為人知的災劫,令陳茂波經常掛在口邊的「以人為本」發展模式,成為另一個騙地謊言

陳茂波的發展局主管市區重建政策,負責指揮市區重建局執行。九龍城重建包括土瓜灣五街、十三街、環字八街及九龍城道四個重建區域,加上紅磡蕪湖街一帶的重建及活化混合區,受影響居民估計逾四萬人,是市建局現今籌劃的重點項目。

多年來市建局運用特權收地,把舊街道成片剷除,再結合地產商大建豪宅賺到盡的「推土機」模式,早為市民病。2009年,時任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在民間壓力下被迫進行《市區重建策略》檢討,隨後宣佈改變策略,承諾以人為本,由下而上地進行市區重建。九龍城正是市建局「改邪歸正」後的首個大型項目,所以煞有介事地成立了全港首個市區更新諮詢平台。這個名稱古怪的「平台」其實是政府找來一班信得過的地區人士,成立委員會汲取民意,但實權仍然操在發展局手上。

過去兩年,政府以平台名義舉辦多次居民諮詢會,今年三月提出了規劃初稿,但就在居民滿懷希望,一心以為政府學懂關顧民間疾苦之際,第一批重建苦主已經叫苦連天。

須知不少基層市民過去住在觀塘和深水埗舊區,因重建被迫遷而到了九龍城和土瓜灣一帶,雖然環境惡劣,但這是他們在市區的最後一片樂土。根據明愛中心社工估算,單在五街和十三街便有約980伙劏房戶和200伙天台屋,他們近月來被陸續迫遷,業主寧願丢空單位也拒絕續租,正因為市建局的政策是鼓勵業主趕走租客,才獲得最多賠償。

這些基層市民可說是走投無路,因為九龍市區的舊樓劏房買少見少,而他們由於工作或子女上學的需要,搬到新界等同連根拔起,生活無以為繼。最令人氣憤的是政府拒絕承認一項人所共知的事實:重建過程其實在政府宣佈重建規劃的一刻已經開始,而非待市建局入場收樓才起步。

對於居民被迫遷,市建局以重建尚未啟動為由而拒絕插手,政府則坐享其成,因為到了收樓時越少租客,便越少賠償安置的麻煩。這情況一如新界東北,地產商收地後當「劊子手」,誓必把農地變成沒有農戶沒有住客的淨土才與政府換地,雙方利益交換乾淨俐落,只是犧牲了一批又一批居民,遍佈新界九龍。

發展局在檢討市區重建政策後採納的另一項民間建議是為重建區進行「社會影響評估」(SIA) ,本來這是國際上常用的規劃工具,目的是了解居民需要,然後制訂切合社區發展目標的方案供居民選擇。可惜SIA至今只是徒具形式,政府拋出的規劃圖,完全按照市建局的一貫思維,以「綜合發展區」為名,行「高檔豪宅商場」之實,只是利用「營造地區形象」、「設立主題步行徑」等枝節稍為包裝而已。政府對於居民「先安罝、後重建」、原區安罝、提供可負擔居所等卑微訴求,至今依然敷衍了事,完全抹殺了SIA是為確保重建區居民比過去活得更好的基本目標。

陳茂波若因醜聞纒身而令發展局癱瘓,受害的正是廣大市民。無論如何,發展局和房屋局的官員不應以「平台」作擋箭牌,反應馬上到九龍城走一趟,看看現行僵化政策令多少戶家庭寢食不安,聽聽有血有淚的控訴,並從速提出補救措施。
























[原刊於"蘋果日報", 20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