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發展局的四大任務兩大挑戰

(原載於 明報 2007-5-30 A30)


特首曾蔭權正式建議新增一個發展局,以推動大型基建。發展局將統領工務、地政、規劃及古蹟保育部門。「發展」容易引起人們美麗的憧憬,但什麼才是切合公眾期望的可持續發展,才是關鍵所在。


按照曾特首宣稱由下而上制訂政策的方式,總結過去幾年香港市民對重大議題的取態,已經足以替發展局歸納出4 大任務:


一、提升都市生活質素


3 年前由當時政務司長曾蔭權擔任主席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進行過一次有關「都市生活空間」的諮詢,超過七成市民寧願付出經濟代價,以降低市區發展密度和提升生活質素。


近年來市區居民的不滿節節上升:如何減低屏風樓?如何通過市區重建降低而非增加建築密度?如何擺脫邊填海、邊修路、邊賣地的惡性循環和隨之而來的交通死結與路邊空氣污染?如何面對全球變暖的新挑戰?


二、改革新界土地使用模式


新界鄉郊的風貌愈來愈近似第三世界國家——具生態價值的土地變成堆填區、貨櫃場,已發展的土地卻受制於丁屋政策而未能充分利用。最近鄉議局與環保團體破天荒共同倡議成立保育基金,正是目前困局的最好寫照。發展局若果不能解開丁屋的死結,不能大刀闊斧為自然保育投放資源,便只會在新界的發展處處碰壁。


三、確立文化保育定位


目前的古物古蹟條例沿自70 年代,早已過時。其實多年來民間團體已倡議不少可行的保育機制,例如交換發展權、公私營合作、管理協議和保育基金等。發展局若果不放棄「地產主導、重商輕民」的政策思維,不正面肯定日益高漲的新文化歷史意識,不制定全面的保育機制便強行加快工程計劃,結果很可能因快得慢。


四、將傳統基建轉型為可持續基建


香港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經濟體系,目前面對最嚴峻的挑戰是環境惡化引發公共健康危機,和貧富分化導致社會失衡。我們究竟還需要多少修橋築路、土地開發等傳統基建?


加快發展的最佳辦法莫如推動有助改善環境、有利社會公義的可持續基建。只要發展局長能夠擴闊思維,把減廢、節能、排污、沙中線鐵路、電子道路收費等項目包括在計劃之內,再從速按照符合環境公義的原則調整西九、東南九龍、中環灣仔填海區的計劃,未來5 年的基建工程便可以成為整合城市願景的契機,而非分化社會的「潘朵拉盒子」。


即使新任發展局長能夠認清上述四大任務,他仍然需要面對兩項挑戰。


第一項挑戰是改革已經失效的民意諮詢制度。


公民社會日益成熟,由政府一手操控的城市規劃、保育與環境決策諮詢模式已經落伍。發展局應該參考正在歐洲200 多個城市推行的「可持續社區」運動,將政府主導的民意諮詢模式變革為持份者主導的公眾參與模式。發展局能否將現行政府擔當的「操控者」角色,改造成為公眾利益的忠實「促成者」?將會是成敗的關鍵。


新局長的第二項挑戰是要決定他的「忠誠」放在哪裏?


在現行特權利益掛帥的體制下,特首自然難以抵受以發展利益作為政治交換的誘惑,更難以抗拒推行形象工程的「雄心壯志」。發展局長究竟會否對特首的政治要求抱有毫不保留的「第一種忠誠」,抑或能夠堅持對香港市民的「第二種忠誠」,為子孫後代把關?這是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