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回應特首曾蔭權的「深思」挑戰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中,以引述他人意見的方式,聲稱「部分政黨、政客在大型基建項目快將上馬之際,借環保、保育之名,利用法律程序或其他手段加以阻撓,為求達到一己的政治目的,不惜損害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他並且要求市民大眾深思「那些阻撓基建工程的政黨、政客要追求的,究竟是環保、是保育,抑或是拒絕經濟發展、拒絕創造就業、拒絕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民建聯議員和應,暗示公民黨和筆者,正是特首口中的罪魁禍首。

在政府就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申請上訴之際,曾特首發表上述言論,有違法治精神,社會上已有公論。但我們願意心平氣和,反思曾蔭權的論述,超越政治立場,明辯香港前途。

 

歸納言之,曾蔭權的言論帶出了3 個問題。

 

一、環保會否阻礙經濟發展?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3 月提出「徹底轉變唯GDP 的觀念」,他強調,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斷地增加經濟總量,但是這種總量的增加是不能以過度地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那樣不僅不可持續,而且會給我們子孫後代造成影響」。按照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石建勳教授的解說,中國政府正在引導經濟從「量的增長」向

「質的增長」作根本轉變〈註一〉。

 

香港是中國境內最發達的城市,最有條件追求「質的增長」,而環境保護正是必要的手段。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若果政府不理法庭裁決而一意孤行,每天將有幾萬輛車過境而沒有任何防污管制。大量過時的「墨魚車」,可以在珠海入境前注滿便宜兼汚濁的燃油進入市區(廣東省出售的柴油含硫量比香港高40 倍),已經污染爆燈的中環、銅鑼灣和旺角屆時如何負荷?過境車輛愈多,曾蔭權口中的經濟發展愈成功,但這是香港人樂見的「增長」嗎?

 

過去5 年香港因為空氣污染導致的經濟損失共837 億元,提早死亡的市民共4960 人〈註二〉。5 年前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政府動用500 多億元,全面推行幾十項措施,徹底控制香港境內的空氣污染源。特區政府不理睬,但假若這500 多億元能夠挽回三分之一的經濟損失,每年投資回報已逾10厘,遠高於把財政儲備存放在金管局所得的回報。

公民黨多年來苦口婆心,敦促政府下決心投資於清新空氣,為建設大型基建解除主要的環境瓶頸〈註三〉。

事實俱在,一個聰明的政府,可以把環境保護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手段。正如英國倫敦市,在上世紀50 年代因毒霧和泰晤士河的污水而臭名遠播,但多年來下決心投資環保,尺度遠比香港嚴格。另一個例子是韓國總統李明博,他擔任首爾市長時,力排眾議將清溪川的環境徹底根治,令全市煥然一新。環保不但沒有拖垮倫敦和首爾的經濟,反而成為她們在國際上競爭的優勢。

 

二、中港融合應否不惜代價?

 

在曾蔭權口中, 「中港融合」儼如聖旨,不准質疑。但官方鼓吹的中港融合究竟是什麼貨色?說穿了只是大搞跨境基

建,對於法制和人權等有利兩地人民的「軟件融合」,則絕口不提。

以橫跨后海灣的西部通道為例,政府投資78 億元,2003 年開工,2007 年通車,沒有因環保問題阻延。今年車流量約每天9000 輛,只是原來預計流量的兩成,還有剩餘能力每天7 萬輛。若果以金管局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5.9 厘計算,加上營運費用,香港市民正在每年補貼逾5 億元。儘管如此,為了額外增加每天2 萬輛車的過境能力,政府準備花過百億元在明年興建全新的蓮塘口岸。

 

不計成本的「凡是派」會說,即使今天使用率偏低,明天使用率會上升,跨境基建是策略性投資。驟聽言之成理,但大家只要問一句:若果政府在8 年前先把78 億元資金拿來興建居屋1 萬間或公屋2 萬間,待有足夠過境車輛需求量才興建西部通道,豈非兩全其美?

 

當權者不惜代價「超前建設」,是刀不血刃地剝削了大多數市民。建制派製造基建延誤的假象恫嚇市民,只是突顯出政府無心投資於民生項目,拒絕創造多元化的就業機會。

 

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發表報告,新加坡今年第一季的國民生產總值為639 億美元,歷史上首次超越香港近一成。分析員認為香港落後的原因,包括空氣質素惡化和過渡倚賴金融業及「中國因素」。建制派堆砌的「狹義中港融合」願景,會否削弱了企業轉型的動力和令政府不思進取?這的確值得社會深思。

 

三、政黨協助市民司法覆核是否別有「政治目的」?

 

什麼是「政治目的」?這個中性的名詞,被暗喻為「不可告人的陰謀」。其實司法覆核只是市民通過司法程序,尋求糾正政府違法行為,整項程序由法庭主導,嚴守公正透明的原則,全部在陽光下進行。若果申訴人沒有政府違法的理據,法庭從一開始便會拒絕審理。指摘政黨濫用司法程序,等同指摘法庭變成政治工具。

 

當小市民的權利受當權者踐踏,負責任的從政者提供協助,使脆弱的大衛能夠面對力大無窮的哥利亞,扳回一點勝算,正是法治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政黨在社區的功能猶如消防隊,誰願意養活一班平日派糉派米,卻在大火時不敢破門入屋救人的消防員?

 

在港珠澳大橋官司,公民黨員協助東涌居民的政治目的就是提醒政府守法,保障市民健康,促進可持續發展,正好與溫總倡導的「徹底轉變唯GDP 的觀念」不謀而合。反觀建制派歇斯底里的反應,他們是否亟欲將「黨大於法」的觀念移植來香港?

 

香港沒有經濟衰退,但正在經歷一場全民受害的「社會衰退」:污染惡化、貧富對立、樓價失控、社會不公的怨忿加劇

〈註四〉。可惜曾蔭權政府把經濟增長奉為神明,對社會衰退卻未有對症下藥。

 

今次事件引發出兩項左右香港前途的課題:如何防止行政機關為達政治目的而衝擊法治?如何促使當權者正視社會衰退並設定「質的增長」為政策目標?這是香港人不能迴避的挑戰。

 

作者是公民黨副主席

 

〈註一〉《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 年3 月16 日

〈註二〉香港大學達理指數http://hedleyindex.sph.hku.hk/home.php,包括2006 年5 月30 日至2011 年5 月30 日的實質損失及無形損失

〈註三〉公民黨《綠色新經濟》行動綱領,2009 年3 月

〈註四〉On "social recession" see Well-being,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recession ,Jonathan Rutherford, 2008 and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 Tim Jackson, 2011

 

[刊於 《明報》2011年6月8日]


1 則留言:

  1. no matter how detailed you define your opposition case against current governmen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unless and until one day you seize power running the government yourself, you can only at best make noises outsid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only way to go is to gather popular support to elect you in power; but without the full set of alternative hk rebuilding plan and a viabl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with emphasi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and so forth, you are not going to get it.  and, all your life can only be at best staying as an opposition. 

    回覆刪除